風量罩主要由三個(ge) 部分構成:風量罩體(ti) 、基座、PDA構成。風量罩體(ti) 主要用於(yu) 采集風量,將風匯集至基礎上的風速均勻器上。
在風速均勻上裝有風壓傳(chuan) 感器,傳(chuan) 感器將風速的變化反映出,再根據基底的尺寸將風量計算出來。風量罩的顯示采用PDA,大屏幕液晶顯示直觀,直接可以得到風速風溫和風量的數據,可以設置記錄時間間隔進行連續的參數記錄,以便對數據進行分析。測量和記錄的數據被記錄在存儲(chu) 卡上,不會(hui) 丟(diu) 失,可以通過計算機的串口將數據傳(chuan) 遞到PC機上以及做進一步的應用。
集中空調係統中風口處的氣流比較複雜,測量工作難度較大。隻有不能再分支管處測量,才在風口處測量,一般采用風口風量罩和風口風速法。
相對於(yu) 風口風速法,風量罩能迅速準確地測量風口平均通風量,無論是安裝在天花板、牆壁或者地麵上的送、回、排風口,配備相應的傳(chuan) 感器都可以直接讀出風速、壓力和相對溫濕度,尤其適用於(yu) 對於(yu) 散流器式風口。使用時將罩口緊貼天花麵,使風口整體(ti) 完*包容,就可以直接讀取。
風量罩罩體(ti) 與(yu) 風口尺寸相差較大時會(hui) 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,所以需要用尺寸相近的罩體(ti) 進行測量。根據待測風口的尺寸、麵積,選擇與(yu) 風口的麵積較接近的風量罩罩體(ti) ,且罩體(ti) 的長邊長度不得超過風口的長邊長度的3倍;風口的麵積不應小於(yu) 罩體(ti) 邊界麵積的15%,選擇合適的罩體(ti) 後,打開測量儀(yi) 表,檢查儀(yi) 表正常,使儀(yi) 表的各項設定滿足使用要求;確定罩體(ti) 的擺放位置來罩住風口,風口宜位於(yu) 罩體(ti) 的中間位置;保證無漏風,觀察儀(yi) 表的顯示值,待顯示值趨於(yu) 穩定後,讀取風量值,當風口風量較大時,風量罩罩體(ti) 和測量部分的節流對風口的阻力會(hui) 增加造成風量下降較多,為(wei) 了消除這部分的風口風量較少,需要進行背壓補償(chang) 。依據讀取的風量值,考慮是否需要進行背壓補償(chang) ,當風量值≤1500m³/h時,使用背壓補償(chang) 擋板進行背壓補償(chang) ,讀取儀(yi) 表顯示值即為(wei) 所測的風口補償(chang) 後風量值。
技術支持: sitemap.xml